我们已经准备好了,你呢?

2025我们与您携手共赢,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!

  装修后甲醛治理的核心是“避开无效误区,用‘源头控制+科学净化+长效监测’组合拳,拒绝单一方法或短期达标”。

沙发和花.jpg

  一、最常见的4大治理误区(很多人都踩过)

  1.误区1:“通风几个月就万事大吉”

  错误原因:甲醛释放周期长达3-15年,短期通风只能排出空气中的游离甲醛,无法解决板材、家具内部的深层释放源。

  隐藏风险:关闭门窗后甲醛浓度易反弹,尤其高湿、低温环境下,通风效果会大幅下降。

  2.误区2:“靠绿植、柚子皮、活性炭包就能除醛”

  错误原因:绿植吸附甲醛的效率极低,100㎡房间需摆放上百盆绿植才能达到微弱效果;柚子皮、洋葱仅能掩盖气味,无法分解甲醛。

  错误使用:活性炭包用量不足(每10㎡需1-2kg)、不及时再生(高湿环境15-20天需暴晒),易饱和后反向释放。

  3.误区3:“用空气清新剂、香薰掩盖异味=除醛”

  错误原因:这类产品只能通过香味遮盖甲醛的刺激性气味,无法与甲醛发生反应。

  额外危害:部分香薰成分可能与甲醛反应生成有毒有害物质,造成二次污染。

  4.误区4:“甲醛检测达标就可以永久放心”

  错误原因:甲醛释放受温度、湿度影响极大,梅雨季、冬季供暖期甲醛释放量会暴增,可能导致达标后再次超标。

  检测误区:未关闭门窗12小时就检测、检测时湿度/温度异常,结果会失真,不能作为安全依据。

  二、甲醛治理的正确做法(分阶段落地,兼顾快速降浓与长效防护)

  1.源头控制:从根源减少甲醛释放(最核心步骤)

  装修前:优先选E0级、ENF级板材(甲醛释放量≤0.124mg/m³),避免使用密度板、颗粒板等劣质板材。

  装修中:减少胶水使用(甲醛主要来自脲醛树脂胶),选择无醛胶或植物胶,墙面涂料选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款。

  家具进场:新家具(尤其是衣柜、床垫、沙发)先在通风处晾晒1-2个月,再搬入室内,避免集中释放甲醛。

  2.净化阶段:多方法组合,快速降低空气中甲醛浓度

  通风+辅助:日常保持开窗通风,搭配风扇加速空气对流;梅雨季、雾霾天用除湿机控湿(40%-60%)+新风系统换气,替代开窗。

  物理吸附:用椰壳活性炭、蜂窝活性炭(碘值≥1000mg/g),每10㎡放置1-2kg,重点放在家具内部、墙角等释放源附近,15-20天暴晒再生1次。

  化学分解:针对释放源喷涂复合型生物酶、胺类除醛剂,前者耐湿且能催化甲醛分解,后者与甲醛反应生成稳定物质,不反弹。

  专业设备:新装修房间用甲醛净化器(搭载HEPA滤网+活性炭层),每天运行8-12小时,高湿环境需缩短滤网更换周期。

植物1.jpg

  3.长效防护:避免甲醛反弹,持续保障安全

  定期监测:入住前找专业机构检测(关闭门窗12小时,湿度50%-60%),达标后每3-6个月复测1次,梅雨季、供暖期增加检测频率。

  动态维护:活性炭每3-4个月更换1次,除醛剂每半年在重点释放源(衣柜、地板接缝)追加喷涂1次。

  环境调控:避免室内长期高湿(>60%)或高温(>30℃),通过除湿机、空调调节,减少甲醛加速释放。

  4.专业治理:适合重度超标或着急入住的情况

  选择标准:找有CMA资质的专业除醛公司,采用“高压雾化喷涂生物酶/光触媒+臭氧消毒”组合方案。

  注意事项:治理后需关闭门窗12小时,再通风24小时以上方可进入;治理后7天、30天各检测1次,确保达标且无反弹。

  三、关键提醒:治理后入住的核心原则

  不依赖单一治理方法,必须“源头控制+物理吸附+化学分解”组合,才能兼顾短期降浓和长期稳定。

  儿童房、孕妇房需额外强化治理,板材、家具选型标准更高(优先ENF级),治理后检测标准需严于普通房间(建议≤0.06mg/m³)。

  治理后若仍出现身体不适(打喷嚏、头晕等),即使检测达标,也需延长通风和治理周期,避免隐性超标。

  拒绝“一次性治理终身达标”的宣传,甲醛长效释放特性决定了需动态维护,才能持续保障室内空气质量。

我们凭借多年的甲醛治理经验,坚持以“还千万家庭一个健康安全的家”为宗旨,累计为4000多家客户提供甲醛治理服务,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。如果您有甲醛检测、甲醛治理、室内空气净化、新车甲醛治理等方面的需求...
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: 029-81131913,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。项目经理在线

我们已经准备好了,你呢?

2025我们与您携手共赢,为您的家人健康保驾护航!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77-9127-4988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029-81131913

二维码
微信
线